美國非傳統(tǒng)天然氣的持續(xù)繁榮讓人吃驚。從2005年至2010年間,美國頁巖天然氣產業(yè)每年保持45%的速度增長。頁巖天然氣占美國天然氣總產量的比重從2005年的4%上升至今天的24%。
美國天然氣開采量已超過其國內使用量,其儲存設備也正趨向飽和,而天然氣價格(不像石油根據(jù)不同地區(qū)定價)也出現(xiàn)暴跌。5月份,美國天然氣價格下降至低于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這個價格還不到天然氣產業(yè)繁榮前的1/6,搞得天然氣開發(fā)商也沒什么賺頭。
一個世紀的天然氣儲量
美國價格低廉的燃氣價格讓大部分歐洲及亞洲國家看到了希望。這些國家大多面臨著天然氣緊缺問題,分別要花費高約3-5倍的價錢購買天然氣。天然氣產業(yè)的繁榮給美國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經濟優(yōu)勢,直接或間接地帶來了成千上萬個工作崗位,并讓一些產業(yè)重獲生機。其中就包括石化產業(yè),其原料之一就是從天然氣中提取的乙烷。
隨著需求的增加,未來幾年頁巖天然氣價格可能會上漲。著名石油公司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在頁巖天然氣開發(fā)上投入巨資,其全球首席執(zhí)行官彼得·沃森預計,到2015年美國天然氣價格有望翻一番,但仍將低于歐洲和亞洲國家的天然氣價格。因此,天然氣產業(yè)還有增長的空間。以目前的生產率計算,美國的天然氣儲量足夠維持一個多世紀。
這幾乎令人難以置信。僅5年前,美國還被認為是燃氣進口大國。從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間,美國為進口液化天然氣修建了再氣化設施,其儲量可超過1000億立方米。而到2011年,美國液化天然氣的進口量僅200億立方米。美國國內各方正試圖將閑置的再氣化終端改造成液化處理廠,以便于出口液態(tài)天然氣。位于路易斯安那州薩賓帕斯的一個再氣化終端改造計劃預計將在近期得到批準。
美國燃氣產業(yè)的繁榮也給世界各地帶來了沖擊。俄羅斯在巴倫支海廣闊的什托克曼氣田開發(fā)已經暫停,這一高達400億美元的項目原計劃用于向美國供應液化天然氣。曾指定專供美國出口的卡塔爾液化天然氣項目現(xiàn)在則將目標轉向能源匱乏的日本。
繁榮背后的優(yōu)勢
事實上,美國頁巖天然氣繁榮的背后有著一系列巧合的因素:第一,“開放獲取”管理政策鼓勵了鉆探的熱潮;第二,美國擁有巨量鉆井平臺和相關設施;第三,產權歸屬范圍大。在美國,地下礦產歸土地所有者擁有。這些有利條件在世界其它地區(qū)基本不具備。
歐洲天然氣管道網絡完備,理論上應全部開放,但實際上,一些管道多年前就被預先劃定了。在歐洲,地下礦產通常不歸土地所有者擁有,降低了開發(fā)者的積極性。并且歐洲人口稠密,反對管道設施建設的呼聲高漲。中國面臨的問題有所不同。中國缺水,開采過程中僅一個頁巖燃氣井就要耗費上百萬加侖的水。而阿根廷政府最近則做出決定,接管該國最大的石油公司雷普索爾公司。這一舉動無疑使外國投資者在該國頁巖天然氣產業(yè)的投資上望而卻步。
上述種種障礙表明,在頁巖天然氣開發(fā)上,其它國家很難在短時間內趕上美國。而且,即使天然氣供應量大增,也未必能使歐洲天然氣價格大幅下滑,因為歐洲天然氣價格與石油價格掛鉤,這和歐洲與俄羅斯和挪威簽訂的長期天然氣出口合同有關。
引發(fā)環(huán)保者擔憂
當然,從頁巖提取天然氣也在引發(fā)新的環(huán)保關注。
頁巖開采商同樣遭到了環(huán)保者的反對。他們認為頁巖天然氣開采消耗水量過大,并且高壓沖擊開采帶有一定危險性,有可能會導致對地下含水層的污染,甚至引發(fā)地震。另外環(huán)保者們還擔心,在頁巖天然氣勘探與開采過程中會排散出大量危害性溫室氣體甲烷。國際能源組織預測,頁巖天然氣開采比傳統(tǒng)天然氣開采要多釋放出3。5%的甲烷,若將排放過量燃氣產生的甲烷算在內,這一比例將達到12%。目前,法國和比利時已經禁止高壓沖擊開采,而美國和澳大利亞反對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當然,環(huán)保者的擔憂也有夸大的成分。其實只要鉆井機組封閉措施得當,在頁巖天然氣開采過程中幾乎不會對地下水造成污染。除去通風,甲烷排放可以控制在可接受的最低額度內。至于地震危險,在石油和燃氣這些常規(guī)能源開采中早已被提及,其危險性可通過有效監(jiān)控降低。國際能源組織表示,加裝此類預防措施會使每個頁巖井的投資增加7%,但對這個發(fā)展勢頭良好的產業(yè)來說,這筆花費并不大。
然而,對于由頁巖天然氣和所有礦石燃料開采所引發(fā)的重大問題——全球氣候變暖,他們則束手無策。如不大力促進可替代能源和其它低碳技術的發(fā)展,國際能源署預計大氣溫度上升將超過3。5攝氏度,這個代價似乎誰也負擔不起。
能否拯救美國經濟
沒人質疑美國地下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
轉眼間,天然氣幾乎成為人們心目中構建能源自給之路的不二選擇。HIS劍橋能源研究協(xié)會的天然氣專家瑪麗·巴塞拉(MaryBarcella)說,“在很短的時間內,天然氣便徹底扭轉了美國的能源前景”。
大力開發(fā)利用本土天然氣會扭轉美國經濟過分依賴中東石油的局面,但實際上,真正實施起來難度和阻力很大。
首先最需要攻克的也許是交通運輸業(yè)。傳統(tǒng)意義上講,要改變人們的駕駛習慣,即要讓人們相信改裝天然氣汽車的各種優(yōu)點并非易事。以電動汽車為例,經過2011年大張旗鼓的“革命性”宣傳之后,看看今天馬路上有多少電動汽車在跑就清楚了。
目前在美國公路上跑的天然氣汽車約有11。2萬輛,不足全國機動車總保有量的1%。這些天然氣汽車主要以卡車和商業(yè)運輸車隊居多。
在過去的幾年里,為了支持天然氣的應用,美國已經投入數(shù)十億美元用于氣井、管道和天然氣加氣站等基礎設施建設。但一個問題依然存在,就是支撐天然氣汽車保有量增長的加氣站網絡始終未能建立。
現(xiàn)今美國只有1100座加氣站,其中有一半的加氣站為國營,其余的分別由卡車公司和其它大型車隊運營商經營。這與密布全美約15萬座加油站相比,差距可見一斑。
許多消費者為了省錢,也在改用天然氣為家庭供暖。現(xiàn)在大約有7000萬美國人(美國近一半家庭)使用天然氣作燃料,而在1970年僅有4000萬。但由于并非每個家庭附近都有天然氣管道,而且更換爐灶或者改造現(xiàn)有鍋爐的成本可能讓人承受不起。因此,天然氣到底能走多遠,目前仍受諸多限制。
美國天然氣開采量已超過其國內使用量,其儲存設備也正趨向飽和,而天然氣價格(不像石油根據(jù)不同地區(qū)定價)也出現(xiàn)暴跌。5月份,美國天然氣價格下降至低于2美元/百萬英熱單位——這個價格還不到天然氣產業(yè)繁榮前的1/6,搞得天然氣開發(fā)商也沒什么賺頭。
一個世紀的天然氣儲量
美國價格低廉的燃氣價格讓大部分歐洲及亞洲國家看到了希望。這些國家大多面臨著天然氣緊缺問題,分別要花費高約3-5倍的價錢購買天然氣。天然氣產業(yè)的繁榮給美國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經濟優(yōu)勢,直接或間接地帶來了成千上萬個工作崗位,并讓一些產業(yè)重獲生機。其中就包括石化產業(yè),其原料之一就是從天然氣中提取的乙烷。
隨著需求的增加,未來幾年頁巖天然氣價格可能會上漲。著名石油公司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在頁巖天然氣開發(fā)上投入巨資,其全球首席執(zhí)行官彼得·沃森預計,到2015年美國天然氣價格有望翻一番,但仍將低于歐洲和亞洲國家的天然氣價格。因此,天然氣產業(yè)還有增長的空間。以目前的生產率計算,美國的天然氣儲量足夠維持一個多世紀。
這幾乎令人難以置信。僅5年前,美國還被認為是燃氣進口大國。從2000年到2010年的10年間,美國為進口液化天然氣修建了再氣化設施,其儲量可超過1000億立方米。而到2011年,美國液化天然氣的進口量僅200億立方米。美國國內各方正試圖將閑置的再氣化終端改造成液化處理廠,以便于出口液態(tài)天然氣。位于路易斯安那州薩賓帕斯的一個再氣化終端改造計劃預計將在近期得到批準。
美國燃氣產業(yè)的繁榮也給世界各地帶來了沖擊。俄羅斯在巴倫支海廣闊的什托克曼氣田開發(fā)已經暫停,這一高達400億美元的項目原計劃用于向美國供應液化天然氣。曾指定專供美國出口的卡塔爾液化天然氣項目現(xiàn)在則將目標轉向能源匱乏的日本。
繁榮背后的優(yōu)勢
事實上,美國頁巖天然氣繁榮的背后有著一系列巧合的因素:第一,“開放獲取”管理政策鼓勵了鉆探的熱潮;第二,美國擁有巨量鉆井平臺和相關設施;第三,產權歸屬范圍大。在美國,地下礦產歸土地所有者擁有。這些有利條件在世界其它地區(qū)基本不具備。
歐洲天然氣管道網絡完備,理論上應全部開放,但實際上,一些管道多年前就被預先劃定了。在歐洲,地下礦產通常不歸土地所有者擁有,降低了開發(fā)者的積極性。并且歐洲人口稠密,反對管道設施建設的呼聲高漲。中國面臨的問題有所不同。中國缺水,開采過程中僅一個頁巖燃氣井就要耗費上百萬加侖的水。而阿根廷政府最近則做出決定,接管該國最大的石油公司雷普索爾公司。這一舉動無疑使外國投資者在該國頁巖天然氣產業(yè)的投資上望而卻步。
上述種種障礙表明,在頁巖天然氣開發(fā)上,其它國家很難在短時間內趕上美國。而且,即使天然氣供應量大增,也未必能使歐洲天然氣價格大幅下滑,因為歐洲天然氣價格與石油價格掛鉤,這和歐洲與俄羅斯和挪威簽訂的長期天然氣出口合同有關。
引發(fā)環(huán)保者擔憂
當然,從頁巖提取天然氣也在引發(fā)新的環(huán)保關注。
頁巖開采商同樣遭到了環(huán)保者的反對。他們認為頁巖天然氣開采消耗水量過大,并且高壓沖擊開采帶有一定危險性,有可能會導致對地下含水層的污染,甚至引發(fā)地震。另外環(huán)保者們還擔心,在頁巖天然氣勘探與開采過程中會排散出大量危害性溫室氣體甲烷。國際能源組織預測,頁巖天然氣開采比傳統(tǒng)天然氣開采要多釋放出3。5%的甲烷,若將排放過量燃氣產生的甲烷算在內,這一比例將達到12%。目前,法國和比利時已經禁止高壓沖擊開采,而美國和澳大利亞反對的呼聲也越來越高。
當然,環(huán)保者的擔憂也有夸大的成分。其實只要鉆井機組封閉措施得當,在頁巖天然氣開采過程中幾乎不會對地下水造成污染。除去通風,甲烷排放可以控制在可接受的最低額度內。至于地震危險,在石油和燃氣這些常規(guī)能源開采中早已被提及,其危險性可通過有效監(jiān)控降低。國際能源組織表示,加裝此類預防措施會使每個頁巖井的投資增加7%,但對這個發(fā)展勢頭良好的產業(yè)來說,這筆花費并不大。
然而,對于由頁巖天然氣和所有礦石燃料開采所引發(fā)的重大問題——全球氣候變暖,他們則束手無策。如不大力促進可替代能源和其它低碳技術的發(fā)展,國際能源署預計大氣溫度上升將超過3。5攝氏度,這個代價似乎誰也負擔不起。
能否拯救美國經濟
沒人質疑美國地下蘊藏著豐富的天然氣。
轉眼間,天然氣幾乎成為人們心目中構建能源自給之路的不二選擇。HIS劍橋能源研究協(xié)會的天然氣專家瑪麗·巴塞拉(MaryBarcella)說,“在很短的時間內,天然氣便徹底扭轉了美國的能源前景”。
大力開發(fā)利用本土天然氣會扭轉美國經濟過分依賴中東石油的局面,但實際上,真正實施起來難度和阻力很大。
首先最需要攻克的也許是交通運輸業(yè)。傳統(tǒng)意義上講,要改變人們的駕駛習慣,即要讓人們相信改裝天然氣汽車的各種優(yōu)點并非易事。以電動汽車為例,經過2011年大張旗鼓的“革命性”宣傳之后,看看今天馬路上有多少電動汽車在跑就清楚了。
目前在美國公路上跑的天然氣汽車約有11。2萬輛,不足全國機動車總保有量的1%。這些天然氣汽車主要以卡車和商業(yè)運輸車隊居多。
在過去的幾年里,為了支持天然氣的應用,美國已經投入數(shù)十億美元用于氣井、管道和天然氣加氣站等基礎設施建設。但一個問題依然存在,就是支撐天然氣汽車保有量增長的加氣站網絡始終未能建立。
現(xiàn)今美國只有1100座加氣站,其中有一半的加氣站為國營,其余的分別由卡車公司和其它大型車隊運營商經營。這與密布全美約15萬座加油站相比,差距可見一斑。
許多消費者為了省錢,也在改用天然氣為家庭供暖。現(xiàn)在大約有7000萬美國人(美國近一半家庭)使用天然氣作燃料,而在1970年僅有4000萬。但由于并非每個家庭附近都有天然氣管道,而且更換爐灶或者改造現(xiàn)有鍋爐的成本可能讓人承受不起。因此,天然氣到底能走多遠,目前仍受諸多限制。